网络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调查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1)时间上的自由度如何?
(2)空间上的自由度如何?
(3)内容上的针对性、重要性、趣味性如何?
(4)数量上的丰富性、检索上的便利性如何?
(5)形式上的生动性、多样性如何?
(6)费用上的经济如何?
(7)角色上的平等性、对话性如何?
凡是符合这些要求的信息(及其媒介),就会被受者注意;符合的项目越多、程度越高,被受者采纳和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大,在受者头脑中的排序就越靠前;同时,这些要求(或者说要素)之间,又会相互发生作用(补偿或抵消)。
如果进一步抽象,(1)-(6)可聚合为一个概念;选择性;而(7)又可称作:交互性。
至此,结论九呼之欲出了。现实世界中,那种媒介最符合以上标准?既非报刊,也非广播电视,而是――网络!
综上所述,经过人类文明( 包括信息传播科技)几千年的积累和演进,我们必然的迎来了全球信息化时代;这个时代地特征,一是信息获得主导地位,二是信息大量泛滥;这就迫使社会各界及每个个人(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市场)都对信息产品的质量提出空前苛刻的要求,由此造成各种媒介之间的空前激励的竞争;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媒介特有的优点和强势――选择性、交互性,得到了彰显和认同。
不过,有必要指出,网络并非完全被动地迎合大众,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能动地影响着对方,即“唤醒”多少年来已经“沉睡”在大众心灵深处的欲望。特别是对于“交互性”,也包括“选择性”中的部分要素(例如“时空自由度”、“检索便利性”等)――长期置身于传统媒介环境中的受众,或浑然不觉,或早已不作奢望。从这个意义上考察,网络便具有了某种革命性。不难预料,它将培育新的一代受众,创造心的传播模式和生活方式,改写人类信息与传播的历史,乃至给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打上自己的印记。
三、传统媒介与网络的整合
放眼世界和未来,传统媒介与网络的整合,势在必行。何谓“整合”?大致有以下三个含义:
1.技术的融合――今后10-20年间,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必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标志即数字化和网络化这一趋势,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同。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的大众媒介,将广泛地被包容到网络化的大潮之中、换句话说,它们将普遍地转变为网络电视、网络广播、网络报纸等。
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回顾媒介的发展历程,没有一种媒介会消亡(如广播兴起后,报纸依然存在)。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忽略了事物本质因而流于简单化、表面化的看法。正像从社会生产力角度看,信息社会是继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之后而必然到来的高级阶段。毫无疑问,信息社会的人们仍然离不开农业产品、工业产品,同样,网络时代也不可能取消人际传播、大众传播。但关键在于,主导的产业、技术(以及相应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转移了、变化了!正如大多数人不再仅仅为充饥而吃喝,电脑化、网络化之后的电视,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了。
许多受众已意识到自己正处于这一重大转折关头。在今年的调查中,有一个问题是:“您认为网络在中国会普及吗?”对此,上海市民的76%回答“会”(其中,86%认为所需时间在“10年之内”,14%认为在“10年之后”),仅次于10%回答“不会”,其余的确14%表示“说不准”(参见表6)。
另外,关于新、老媒介竞争结局的预测,如表7所示,认定“网络取胜”的人数比例(36%)高居榜首。诚然,仅随其后的“大成平手”(35%)似乎表明,也有很多人不认为传统媒介会输给网络媒介。但实际上,进一步了解的结果是,这些受众只是不认为电视、广播、报纸等传播形式会消失而已,并没有把它们的数字化、网络化(与否)的问题考虑在内。
·上一篇文章:网络社区论坛即将成为互联网下一热点
·下一篇文章: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