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全传》卷四 管理篇

《比尔·盖茨全传》卷四 管理篇


来源: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作者:于成龙

群体,而是着眼于整个企业。
  比尔·盖茨在清华大学演讲时曾说,虽然自己并不是每天都痛快,但他不愿与别人交换这个工作。他觉得自己能够与一群充满智慧的人去工作、去交流,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微软员工也都以其才智、技能和商业头脑而闻名业界,因为他们都是被精心挑选进来的。
  在此方面,微软的成功经验包括:鼓励管理者雇佣比自己更强的人才;使用严格的人才录用和评估过程;对所有员工一视同仁,领导坚持以身作则等。这些行之有效的用人制度切实保证了微软能够将全世界最优秀的IT人才汇聚在公司内,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微软成立之初,就对招聘超常地重视。时至今日,微软的人力资源负责人还是以能够配合好盖茨等创始人的奇才作为选材的标准之一,“我们的做法还是象只有十个人的公司在聘用第十一个人一样。”

挑选最好的员工(2)
  在招聘时,微软关心的不是人员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因为知识很容易获得,也不是人员在校成绩好坏,微软需要的人才必须是最精明的,勤于动脑和思考,因为只有精明的员工才会很快改进错误,用各种方法改善工作,节省公司的时间和金钱。
  这种人才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既拥有雄厚的科学技术和专门业务的知识存量,又了解和把握经营管理规则,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存量和规则在市场激烈竞争中操作自如、得心应手。微软公司以比尔·盖茨为代表,聚集了一大批这样的人才,在技术开发上一路领先,在经营上运作高超,使微软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公司之一。
  微软的面试过程足以让其它公司借鉴。其面试官都是经过专门的招聘训练的。虽然应征人员是由人力资源部门统筹,人员的面试和决定却是由应征者将要加入的部门负责。应征人员通常会由4到5位未来可能一起工作的人员做一对一并进行长达1个小时的质问。
  根据微软考试应聘者的这一原则,大学考试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最重要的标准,一个人的成绩只要没有差到“平均线”以下,就有资格走进微软进行面试。一些在大学里分数第一的人,在微软通不过面试的大有人在。另外,学校导师极力推荐的学生不一定能为微软所接受,导师竭力说“不”的学生,也不一定会被微软拒绝。面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应试者的书本之外的能力。
  一些到微软进行过面试的人说,应试者进入微软,就会觉得过去学过的书本上的知识全都用不上。面试中微软公司常给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出一些希奇古怪的问题,媒体曾报道过微软公司研究院面试中的一些典型问题: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形的?你和你的导师发生分歧怎么办?两条不规则的绳子,每条绳子的燃烧时间1小时,请在45分钟烧完两条绳子。还有一个最常问的问题是全美有多少加油站?
  主考官全是各个方面的专家,每个人都有一套问题,并有不同的侧重,考题通常并未经过集体商量,但有4个问题是考官们共同关心的:是否足够聪明?是否有创新的激情?是否有团队精神?专业基础怎么样?
  微软面试时还常在上午给应聘者一些新的知识,下午则提出相关的问题,看应聘者究竟掌握了多少。在招聘人才时微软较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即除了考虑人才的专业背景外,还要考查其心理和情感因素,其中包括:应变能力、适应能力、再学习能力、竞争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等。
  象上面的这些问题,答案正确与否并不重要,如果应征者连想都不想就说不知道,这个人马上就被判出局,因为面试者想要知道的是应征者如何思考和解决问题。如果在应征者通过层层面试,最后还要经过部门主管也是长达1个小时的审核,才能做最后的决定。微软公司认为对面试问题的回答会透露出应聘者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模式,两个学历背景非常相似的人,往往会因其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点做出完全迥异的

|<<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上一篇文章:《比尔·盖茨全传》卷五 决策篇
·下一篇文章:《比尔·盖茨全传》卷三 经营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book/071151084383IJ92246CG88494H02F.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