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杂志:美国控制互联网时代终结
来源:《环球》杂志 作者:佚名
9月29日,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与美国商务部终于达成协议,在未来3年美国政府将逐渐淡出互联网域名管理,ICANN将在2009年左右独立分配域名。 《环球》杂志驻洛杉矶记者/陈勇 关于互联网,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它首先是在美国起源、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局的“APARNET”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然后扩展到全世界,迄今仍然在美国政府的控制之下。 比如,管理网络域名、地址的最高组织,是坐落于美国加州的“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ICANN)。实质上,于1998年成立的ICANN是隶属于美国商务部的一个“准政府机构”。 时至今日,ICANN所有13台记录、保存全球互联网各域名地址目录的根目录服务器都在美国控制之下;ICANN的执委会成员尽管来自世界各地,但每半年就要向美国商务部递交一份报告,并且要经常向商务部汇报。 可以这么说,让谁拥有什么域名,也就是让谁能在互联网上“生存”,这个最高监督权和否决权一直以来都属于美国政府。比如,只要美国通过技术手段删去根目录服务器上代表欧盟的域名“.EU”,欧盟马上就会成为“网上孤岛”,无法通过网络与外界联系。 美国的“域名霸权” 域名是网络生存的有限资源。互联网的“语言”是网际通信协议(Internet Protocol,简称IP),通用的IPv4(即第4版网际通信协议) 所能分配的域名地址只有2的32次方,即42亿个。 美国利用作为互联网发源地的优势,占据了42亿个地址中的74%,相当于每人有10个网络地址;但分配给其他国家的域名地址却少得可怜,比如中国现在的互联网用户超过1亿,但域名地址的拥有量仅为2500万。 另外,在所谓“顶级域名”(即.COM、.ORG、.GOV等网络地址的尾名,是数字域名“翻译”成文字的结果)的制定和分配上,也呈现出强烈的“美国色彩”。 比如,注册为“.GOV”域名的肯定是美国政府机构网站,“.MIL”则是美国军方网站。由于互联网具有全球性质,那么假想一个外星人在浏览互联网,按字面理解美国政府岂不就是“全球政府”,美国军队就是“全球军队”? 这些年来,美国对互联网域名的控制和影响一直遭到不少国家的批评,欧盟、日本和中国都一致认为美国应该放弃对ICANN的控制权。欧盟发言人更是称,美国在互联网上拥有“域名霸权”。 当然在其他国家的压力下,美国也不是一直能保持互联网域名的“一言堂”,近年来一些新的顶级域名如“.INT”(代表国际组织)、“.LIB”(代表网络图书馆)等等,都是在其他国家提议下通过的。但是如果美国政府强烈反对,那么任何域名都成立不了。 比如数月前,欧盟等提出了“.XXX”(色情网站的顶级域名)计划就被美国否决导致最后流产。支持“.XXX”域名的欧盟认为,设立这样一个网络红灯区有利于对色情网站进行控制和过滤,但保守色彩浓厚的美国政府,则根本不愿意承认“网络色情”已经存在的事实——而现实情况是,全球一半以上色情网站的服务器都设在美国,并以“.COM”的顶级域名存在。 ICANN三年结束“官僚时代” 不过最近,这个局面正在逐渐改变。9月25日,ICANN执委会举行会议,确定了未来和美国商务部的关系。29日,ICANN和美国商务部又举行联席会议,宣布达成新的协议。这个被ICANN主席瑟夫称为“一大进步”的新协议,明确了美国政府逐步淡出互联网域名管理、而让私营部门扩大发言权的原则。 新协议主要包括三点:从2009年起,ICANN不再接受美国商务部指定的工作,它做什么、怎么做,都将由自己的社团成员决定;ICANN不再每半年向美国商务部递交书面报告,而改为每年发表面向整个互联网社区的宏观报告;ICANN不再定期向美国商务部汇报,而改为由执委会高层与商务部官员的不定期会议。 但在新的协议下,美国商务部会“继续为ICANN运作方法和过程提供专业知识和建议,以进一步促进其透明性、可信性和公开性。”
·上一篇文章:国际广告技术大会AD:TECH 激活营销互动新时代
·下一篇文章:分析师称Google出手收购雅虎时机成熟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news/092936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