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概论重点知识解读

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网络营销传播网

《网络传播概论》是彭兰老师所著,国内出版较早且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传播方向的教材之一,也是各大高校新传考研的必备参考书目,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解读其中的重点知识,干货满满记得保存哦~

01 网传框架

下面是书里的章节框架,如果自己有重新编排过框架,可以将知识点重新归纳~

02 网传的重点知识

1、“大众门户”与“个人门户”

“大众门户”模式是指web1.0时代,以web网站为主要平台、以网站的内容为核心的传播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通过内容来聚集用户

(2) 网站是传播的控制者

(3) 网站提供的是无差异化服务

(4) 网站内容的传播效果测量手段有限

(5) 整个互联网传播呈现出越来越浓重的“中心化”倾向

 

这个时期主要以网站为传播中心,是传统大众传播“点对面”模式的延续。

“个人门户”模式是随着web2.0及其他技术的发展产生的,它的传播网络是由无数网络节点(用户)及它们之间的多元连接共同构成的人的关系网络。主要有以下特点:

(1)每一个节点成为一个传播中心

(2)关系成为传播渠道

(3)社交与分享成为传播动力

(4)个性化信息服务得以实现

(5)传播路径易于观测

(6)传播是多层级的

(7)整个传播格局呈现出去中心化—再中心化的局面

 

目前的“个人门户”主要是人们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个人账号,且“个人门户”模式的应用实际上会加速网络话语权力的分化,最终使网络中出现新的权力中心。

除了理解“大众门户”与“个人门户”的概念外,我们也可以将这两个词纳入自己的答题语料库,在答题时体现语言的专业性。

 

2、智能化媒体

媒体发展的一个未来趋向即媒体的智能化,智能化媒体将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具备以下特征

(1)万物皆媒

(2)人机合一

(3)自我进化

而从信息生产角度来看,智能化媒体也带来了更多的可能

(1)用户分析与匹配的场景化、智能化与精准化

(2)新闻生产的机器化、智能化与分布式

(3)新闻传播的泛在化、智能化与新闻体验的临场化

(4)互动反馈的传感化与智能化

同时智能化媒体也为新闻生产带来了新模式:

(1)个性化新闻:主要通过算法来推断用户个性,推送与其需求吻合的新闻。

(2)机器新闻写作:即运用机器写作工具进行新闻报道的撰写。

(3)传感器新闻:新闻生产角度的传感器,主要作为信息采集工具与用户反馈采集工具,是人的感官延伸,可以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

(4)临场化新闻:是在新技术的搭建下使媒体用户与现场产生“临场”关系的新闻。主要有网络视频新闻直播、VR/AR新闻、VR/AR直播三种形式。

(5)分布式新闻:即多种主体在自组织模式下共同参与某一个话题的报道,意味着新闻生产进一步去中心化。

 

3、公共领域

彭兰老师在第二章网络的传播媒介属性里提及“公共领域”

这一概念是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提出来的,首先意指我们的社会生活的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中,像公共意见这样的事物能够形成……它是介于私人领域与公共权威之间的一个领域,是一种非官方公开领域。是各种公众聚会场所的总称,公众在这一领域对公共权威及其政策和其他共同关心的问题作出评判。它既可以整合和表达民间的要求,又能使公共权力接受来自民间的约束。

当网络日益发展并逐渐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时,一些研究者提出,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理想的公共领域。

但彭兰老师认为,笼统地说网络是一种新兴的公共领域是欠妥当的,在实践中,也是无法实现的。但网络是一种公共话语空间,是允许个体进行意见表达的公开场所,能将弱小的个体的声音汇聚成强大的集体的声音,使之广为传播。

 

4、两级传播与N级传播

两级传播是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提出的概念,认为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样一个中间环节。

 

N级传播是美国社会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大众传播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前者可以是“一级”的,而后者则是“多级”的。

 

在网络传播中,多级传播更为显著,不仅出现在“影响流”中,也出现在“信息流”的传播过程中。总而言之,网络传播主要通过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与人际传播三者的组合,有时还包括组织传播。


上一篇抓住网络平台知识传播的三个关键点

下一篇《网络新媒体导论》20个知识点整理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