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腾讯会是中国的Google吗

21世纪商业评论:腾讯会是中国的Google吗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可以反驳他人“简单模仿+QQ用户”说的另一个证据是,别人不敢收费的业务,腾讯却可以做到,比如腾讯目前的博客栏目QQ ZONE,在开通一年后,目前已经处于盈利状态,而且根据其近日公布的数字,QQ ZONE最新的注册用户数超过5000万,月活跃用户数约2300万,博客注册数量已据全国博客网站之首。

腾讯对此的解释是,这是依靠其多年以来在QQ秀、虚拟物品买卖等增值服务的捆绑经验,以及用QQ秀和音乐盒等形式去记录、表达自己的习惯,使其博客用户也较其他博客网站愿意花钱。这些改进虽然细微,但是确实基于对用户的深刻了解,力量不可小

扩张的分寸

在如何利用这个庞大用户资源的问题上,在马化腾身上,也能看到广东式务实商业理念对理想主义的一种“冷处理”,使得腾讯将令人兴奋的构想分解为很现实的思考与步骤。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一下子将一个航母似的东西浮出水面。”这位网络新贵,对他头脑中的目标业务做了一个冷静谨慎的“投资组合计划”。
“我们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重点。每一个业务都有自己不同周期和市场启动的时机,你想要赢得新增的用户,迎合他们需求,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积累。从我们过去的经验看,两年的入门时间是必需的。无论是外部环境、内部团队还是管理层,都必须浸泡在这个行业里一段时间,完全外行肯定带不好这个团队。”

在决定某项新业务在何时推出的时候,他考虑的是如何将企业自身的学习周期与该产业的生命周期进行协调,形成一个比较稳妥的扩张节奏,保证企业始终在金牛型业务与种子业务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腾讯的学习周期比其他互联网企业,比较谨慎而缓慢。以目前介入C2C为例,其思路是,先依靠成本很低的平台自然滚动,绝大部分在产品和研发上、而不是推广上,其目前的C2C团队大概有100人左右,而搜索团队仅有几十人规模。

马化腾解释,“一开始就大规模投入太浪费钱,不经济也没有必要,我们做门户、游戏、电子商务,开始都不是大张旗鼓。一上手太多投入有时适得其反,反而会被表象骗了,搞不清楚是因为重视产品、重视用户体验得到的增长,还是靠推广得到的增长。而且,你产品不够好的时候,你花钱拉人过来看,给人留下坏印象得不偿失,下次你真正做好的时候,反而没人来了。”

也因为这种理性的态度,马化腾对某项业务的盈利与否保持着比较冷静的心态。

财报发布次日接收本刊采访时,马化腾并没有为腾讯互动娱乐目前表现出的盈利水准而兴奋,他仍然坚持“互动娱乐短期论”:“在我们看来,互动娱乐可能在未来2-4年内会有一定增长,但等到基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增长速度一定会放缓。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当网络游戏产业发生竞争激烈的时候,负增长都有可能。”

我们要立足于长远,考虑未来5年这项业务是否会持续增长?用户的需求会不会转向其他地方?是否有新生产业对此构成威胁?现在中国的网民是一亿多一点,但过了两三亿之后,新增加的网民中的年轻人肯定会比现在少,那时获得新增用户的成本将非常高。

在马化腾心中,未来互联网的应用主流还将是工作和学习,最长期、稳定的收入模式还应该来自企业付费和广告收入、包括搜索付费和电子商务。”

因此,除了占腾讯总收入6.4%左右的广告业务之外,无论是刚刚起步的搜索还是电子商务,都很难在近期看到盈利前景,还些都是腾讯目前的“种子”业务。

“搜索”IM的磁场边界

搜索正在成为互联网“水最深”的业务,而目前中国市场的情况,多少让后来者感到有点沮丧:百度、GOOGLE两大巨头的领先优势在增强,如果形成不了太大的差异化体验,后来者只能陪“太子读书”。

因此,腾讯出击搜索能否成功,将成为测量原核心业务QQ对新业务的影响磁场到底有多广的一个标尺。

按腾讯目前的计划,搜索目前正处于初级阶段,正在与GOOGLE等搜索引擎合作。先利用GOOGLE等有流量的品牌,腾讯的团队主要做整合和运营的工作,其后腾讯还将在搜索上投入更大的研发力量,依靠自己的团队开发、将搜索“入行”——与腾讯社区内部结构进行整合。在腾讯看来,外面公司所擅长的只是网页搜索,而腾讯社区内部结构的整合上无法发挥作用。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文章:Google以退为进还是“功能退化”
·下一篇文章:Google和百度该为自己的免费午餐埋单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fx/124008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