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商业评论:腾讯会是中国的Google吗

21世纪商业评论:腾讯会是中国的Google吗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此外,在腾讯电子商务业务中搜索物品、在社区、QZONE里找到人、这些也都需要不同层面的搜索技术。

在搜索新模式方面,腾讯的思路之一,就是倾向于借鉴韩国门户NAVER的综合搜索模式,并以此为突破。而NAVER类的综合搜索,最大的特点就是能体现出“沉淀”,信息更为丰富,而不仅限于页面搜索。

 “现在大家用搜索引擎,,每个人都要一页页地找结果,这个过程没有沉淀、没有积累,其实是非常浪费的,你可能在重复我刚才的操作。而如果有个团队进行关键词的整理、运营,人家下次来就可以直接看到结果了。觉得不够可以再去点,每个人对结果不断提炼、不断满足用户需求,这样是有价值的。”

而采用这种搜索模式的困难,首先在于此类综合搜索不是纯计算机技术可以完全实现,而需要人和社区的介入,同时还涉及到图书馆情报、百科编纂等信息组织的技术,此外还要平衡用户和用户之间的参与度、并防止用户的恶作剧式捣乱行为——因此,需要强大的运营团队支撑,为此韩国NAVER就有一个700人运营团队,对数十万条的词汇搜索结果进行编辑。

在马化腾看来,做综合搜索,腾讯的客户优势与流量,包括地址栏的引导无疑是第一推动力,但从长远来看,除了依靠传统优势,腾讯搜索需要一个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此外,知识搜索也可能成为目前腾讯在搜索方面的一个切入点,跟新浪“爱问”不同的是,腾讯希望IM社区能够在知识搜索中发挥作用。“现在基于WEB的知识搜索,能沉淀,但对用户需要立刻得到答案的问题回应的很不够,比如‘去哪个医院、找哪个医生好’等问题,可能很难马上找到在电脑旁,又正好知道答案的人,或者有的人知道也不想回答,因为太麻烦了。”

“IM可能有这方面的技术,能把即时在线的用户串联起来,而且能把那些知道,但怕麻烦不愿发言的用户串联起来,把程序弄得简单点,让他又可以帮到人、又可以有沉淀,是一件挺好的事情,但同时也要解决骚扰度的问题,也需要积累,然后才会慢慢发挥优势出来。”

按马化腾的想法,应该突出社区化搜索的P2P(个人对个人)力量,而这种搜索的“草根”思路,其实新浪“爱问”也曾有过,但是因为没有社区优势,而不能形成对现有格局的致命威胁,而腾讯一旦做起来,无疑将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社区草根“大串联”。

研发能力加上本地化能力,这二者被认为是国内搜索企业战胜国外巨头的必要条件,而无论是综合搜索的串连,还是知识搜索的“串联”,腾讯还都在酝酿之中。

此岸与彼岸之间:到底有远?

在“小企鹅”成功地“拥抱”了众多新业务之后,腾讯迎来了一个关键挑战,能否成为迈进电子商务。搜索等更商务化的新领域,决定着马化腾心目中从“年轻人的娱乐”到“成年人的生活”之间的跨越。

如果将互动娱乐看成此岸,把商务应用看成是彼岸的话,对腾讯来说,这两岸到底有多么远,又怎样才能奋力通达?

其实,马化腾想做C2C的念头,并不比阿里巴巴晚多少。业界可能有所不知的是,2003年SARS期间,阿里巴巴团队封闭式开发、专攻C2C领域的时候,腾讯方面就曾经有入股的想法,但因马云出让股份过少而最终作罢。当马云最终以“草根性”商业模式赢得自己的市场、让淘宝形成一个人气社区、并拿出自己的即时通讯产品“淘宝旺旺”来增加社区黏度的时候,腾讯也感受到了相应的压力。

所以当2005年9月腾讯推出C2C业务的“拍拍网”,在外界看来,是马化腾入侵到了马云的领地,但在腾讯看来,这一策略也有“平台保卫战”的含意。根据腾讯对其用户群的分析,未来其年轻用户增长将放缓、用户整体将走向成熟,也自然会有更多、更强烈的商务需求,包括家庭、办公的场景的切换,而如果对这部分需求的满足成为短板的话,腾讯平台黏度也将大打折扣;另外QQ用户虽然整体平均年龄较小,但高端用户绝对值依旧很高,应当有针对这部分人的细分服务,所以腾讯希望能增加整个平台中商务服务的属性。成熟用户因为谈生意、做买卖、拍卖相识而产生的关系链,能够留在QQ即时通讯平台,也益于QQ平台的长期稳定发展。

|<< << < 1 2 3 4 5 > >> >>|


·上一篇文章:Google以退为进还是“功能退化”
·下一篇文章:Google和百度该为自己的免费午餐埋单了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fx/1240086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