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遭遇信任危机:炒作等破坏信任链条

微博营销遭遇信任危机:炒作等破坏信任链条


来源:新华网  作者:任沁沁等

  新华网北京9月23日电(“中国网事”记者 任沁沁、田玥)“对接网络微生活,微博加粉,微博投票,微博转发,5毛钱一个精粉,2毛钱一个优粉”……在微博上、网帖上,赤裸裸的微博营销广告铺天盖地,微博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生意场”,以微博为生的一个灰色利益链条正在生成。

  但是,日前发生的“教授潜规则女生”事件掀起的波澜,以及由此造成的不少网民对微博越来越浓厚的不信任感,“微博营销”已经直接戕害了微博本身的健康发展。如果不停止唯利无德的微博“营销”,被破坏的微博社会信任链条将难以修复,微博将危难。

  “潜规则”事件背后推力:微博营销利益链的诱惑

  日前发生的新浪微博“北京某大学地质系教授潜规则女研究生”事件经过3天发酵,18日“水落石出”。发出那条虚假微博的网友承认背后动机“主要是想粉丝多了能够增加我的收入。因为我在网络公司上班的时候看到一些有几十万粉丝的人,每转一条微博就能收入好几百,而且大多是僵粉,我就想这样让粉丝更多一些,而且全都是真粉,这样我的生活就会好一些”,此事系其和另外几人策划,并向中国地质大学和网友道歉。

  这一事件虽未对中国地质大学名誉权带来实质损害,但恶意炒作者利用公共平台自我炒作、迷惑网友,违背了互联网约定俗成的公德和发帖规则,戏弄和挑战了公众的接受底线,给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专家认为,这不是个案,微博营销已经在中国网络世界“风生水起”。由于微博传播的高效迅速,一条关注度较高的微博在互联网及与之关联的手机WAP平台上发出后,短时间通过粉丝关注形式进行病毒式传播,可以抵达微博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名人效应更能使事件的传播量呈几何级放大。

  比起论坛上默默无名的草根所搭建起来很难量化的营销效果,微博显示出很多优势。据了解,请100万粉丝的名人微博转发一次的价格为700元,直发一次价格为1000元;普通微博通常发一条帖子20元,加上营销费用等,营销公司再向其客户收取每条帖子200到300元不等的费用。

  在这个利益链中,“僵尸”粉丝是由软件生成的一些假粉丝,而优质粉丝和精选粉丝会时不时地发布新微博,比较接近真实粉丝。每加一个“僵尸”粉丝要5分钱,优质粉丝是2毛钱一个,精选粉丝是5毛钱一个,加的越多价格越优惠。

  相比传统广告形式,微博营销费划算许多,发布主体无须经过繁复的行政审批,并可实现精准投放,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由此,出现了专门的微博营销公司,把粉丝卖给企业微博,企业又把粉丝数量当做和广告商家议价的筹码,其中部分名人名博可以通过替公司转发微博赚钱。

  文化学者张颐武表示,这些微博营销,通过买卖微博粉丝,实际上买卖的是受众注意力,注意力资源的货币化是一种现象,这是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过程。

  微博营销:破坏中国社会信任链条

  短短两年时间,微博在我国迅猛发展。然而,网络无缝连接的互动性,也让它就像“骡马大会”一样,开始成为传播隐私的渊薮、滋生谣言的平台,利用微博等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的方式开始遭受信任危机。此次“潜规则”事件使中国式微博营销再次遭遇信任危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告诉记者,不断出现的网络炒作、营销现象,表面上是人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危机,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危机,是人际信任链条断裂的表现和结果。

  在虚拟空间里,网民可以对所作出的评论不负有责任,随意跟风制造舆论效应。近段时间以来,仅仅微博这一本应基于“真话”的自觉网络平台,在给公众提供信息互动便利的同时,有时也成为恶意炒作各种“丑闻”、传播假话,达到某种营销目的的渠道。

  近年来,从“张国荣复活”到“凤姐”,从“郭美美事件”到“地大教授潜规则事件”……公众的忍耐度和神经被一次次挑衅,社会道德底线也被无限度地突破。

  中国互联网领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新浪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华社记者,“潜规则”事件发生之后,新浪对此高度重视,正在研究针对相关类似事件的解决方案,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新浪一负责人在9月18日参加第二届数字媒体峰会时公开表示,新浪在过去的几个月,正在着力研究形成一套在微博体系上的信用体系,这类似于淘宝网上买家、卖家的信用信息。

  “解锁”网络信任瓶颈:人与制度的合力

  “潜规则”事件的急速“流产”证明,这种不负责任的微博营销方式是令人唾弃与反感的。

  “中国微博发展、营销模式相较与欧美地区,尚不成熟。”张颐武说,Twitter诞生于2006年,而中国的第一个微博服务网站“新浪微博”2009年才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中西微博发展模式与各自奉行的文化观念密不可分,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社会参与意识、方式、动机上,两者皆有差异。

  张颐武说,中国的微博要建立起健康的营销模式,不仅要求微博群体满足技术上的硬件要求,对信息的传播、接收有足够的判断力,更要求参与者有健全完善的人格,设法修复起正在被破坏、面临断裂的信任链条。

  事实上,中国网络社区中不乏具有社会良心的人士苦苦坚守,与不良网络营销行为形成光明与黑暗的博弈与较量,发挥自我净化、反谣言能力,修复着受损的社会信任链条。

  微博上完全由民间人士组成的“辟谣联盟”的成立,彰显了网络社会正义力量,他们为追求正义、追踪真相、维护公平、崇尚公益而存在,为净化微博舆论生态贡献力量。

  除了来自人的力量,“解锁”网络信任危机还需要制度监管。夏学銮告诉记者,作为一种新的社会聚合形式,网络应当接受法律管理约束;要建立起从虚拟空间到现实社会的无缝对接认证制度,使虚拟空间的犯罪像在现实社会中的犯罪一样可查、可防、可控;要加大善后惩处力度,垂直打击恶意炒作者,连根拔起所有涉案人员,使其不仅接受公共舆论的审判,更受到法律武器的应有制裁。


·上一篇文章:阿里巴巴出售16亿美元员工股 暂时不会整体上市
·下一篇文章:中关村老电脑城变身AI新地标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news/1192423353637458348842GJBB6214J.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