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格结构看网络社区精神归属感

从人格结构看网络社区精神归属感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陆红梅

      内容提要: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为人们的生存活动提供了新的空间,网络社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结合网络社区隐匿性、非地域性和互动性的特征,来分析网络社区居民在“自我”和“超我”的作用下,在网络社区中释放“本我”,从而使网络社区“居民”获得精神归属感。

关键词:网络社区,人格结构,精神归属

 

网络社区的非地域性特征,使人们的目光更多地放在了精神交往层面的研究上,由于网络社区成员身份的隐匿性特征,能够使网络社区居民的“本我”得到更大程度的“释放”,在这种能量释放的过程中,寻找到精神归属感。

 

一、             人格结构与精神归属障碍

 

弗洛伊德在1923年发表了《自我和本我》一书,提出了一个包括“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模式。他把本我看成是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即新生婴儿出生时具有的初始系统。自我是婴儿出生后与环境接触时开始发展的。超我是人的道德方面,是父母或其他成人将社会的道德价值和标准传给儿童时发展起来的。三者奉行不同的原则,简言之,本我,奉行快乐原则;自我,奉行现实原则;超我,奉行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后来西方人格结构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如后来的勒温的人格结构理论、德国的人格分层理论、凯利的人格建构理论都是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本我是人类本能存在的地方,它是一种心理能量,驱动人类的活动。“这种心理能量在数量上是有限的,即在某一段时间中只具有一定数量。” 弗洛伊德把人格结构看作一个能量系统,而本我的能量在任何时间都在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分配。“三我”既统一又斗争,自我则在冲突和斗争中进行调节,从而使“三我”达到新的平衡。本我奉行快乐原则,包含寻求解脱的任何一种方式所带来的快感,如痛苦的排解,饥饿感或紧张的消除等。然而,社会中的人由于受到现实和道德的种种约束,人的本我能量的释放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压抑和限制,能量分配长期的倾斜,不仅对于人格结构的发展不利,而且容易导致社会成员情绪低落、精神无家可归的感觉,姑且在此将它称为精神归属障碍。精神归属障碍的后果是消极厌世,性格孤僻或行为怪异,从而很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

网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弥补了现实世界的缺陷,网络社区给社会成员一个本我能量释放的新空间。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说到底是群居性的动物,在群体中总是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同,以达到内心的满足。在网络社区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个虚拟社区,以隐匿的身份进入,与他者进行交流,并惊喜于有如此众多与自己相似的人群,认同心理得到了满足,从而释放在现实世界中难以释放的本我能量。本文着重讨论的就是本我能量在网络社区中的释放以及自我和超我在其间发挥的作用。

 

二、             在网络社区中“释放”本我,寻找精神归属

 

1、“镜中我”与“哈哈镜中我”

美国社会学者库利曾在1909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了一个“镜中我”理论,即“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在这里,我试着提出一个“哈哈镜中我”的说法。哈哈镜的特征就是将人的某些特征夸大,某些特征缩小。网络社区中成员的隐匿性身份,能够将个体的某些特征夸大、突出,将人性中最真实、最本质的一面暴露出来;而将某些特征缩小,甚至于看不见,就好像人们在哈哈镜中的形象。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网络传播特点刍议
·下一篇文章:潜意识与网络传播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jmkt.cn/html/netfx/1140481.htm


相关内容